我能為袮做什麼?
這麼多年來,在服務堂區期間,有幸見證了多位年青執事晉鐸,非常感動及感恩。在聖本篤堂服務時,分別於1996年4月27日和1998年5月2日見證了郭偉基執事及甘寶維執事晉鐸。廿多年後在聖葉理諾堂服務時,因身在外地未能現場見證2020年1月4日殷灝峰執事晉鐸。他是出自本堂區的第一位青年晉鐸,因而特別感動。天主對我真好,同年7月4日,有幸見證在本堂實習的潘銘智執事晉鐸。
每次能參與晉鐸感恩祭都是上主給自己的福份。在参與感恩祭時,都特別覺得新鐸的父母很偉大,願意將他們的兒子交托於教會,猶如亞巴郎獻子一樣,對上主完全信賴。自己也曾反思,若自己子女及孫兒們有興趣加入神父或修女行列,我將如何面對?但再想深一層,自己有没有為子女及孫兒們的聖召祈禱呢?
很認同本堂區一位慕道班導師以下的分享:
「凡勞苦和負重擔的,你們都到我跟前來,我要使你們安息。你們背起我的軛,跟我學吧!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:這樣,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,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,我的擔子是輕鬆的。」(瑪11:28-30)
這次首祭的講道不是由新鐸主理,而是由他所屬修會的會長吳志源神父代勞。吳神父說「軛」總會予人沉重的感覺,但耶穌給我們的軛,有祂的良善心謙作護墊,能使人感到柔和輕鬆。
前天參與晉鐸禮,一直在想教會的七件聖事中的聖秩聖事與婚姻聖事;二者被放在一起,稱為「為共融服務的聖事」,該有共通點吧!度司鐸獻身生活的,應從夫婦生活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,夫婦也能從司鐸獻身生活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。但為何同被稱為「為共融服務的聖事」?教理書說二者都孕育、誕生了天主子民。司鐸聖職承繼延續宗徒的傳統與職份,傳揚福音,建立教會。而婚姻聖事,則是建立家庭教會。
「身穿司祭錦袍,無忘記,從此起,應該開始受苦犧牲。」
大喜日子,竟說要開始受苦犧牲,是否愛得太沉重,還是以愛還愛,為愛而犧牲? 司祭錦袍是穿上基督,牽強地說,婚紗禮服,也是穿上基督;洗禮新衣,也是穿上基督。穿上基督,有祂的生命,有祂的力量,也有祂的使命。
回想新鐸們晉鐸的喜悦及他們分享回應上主的召叫時,我又感動要用手帕輕輕抹抹濕了的雙眼。天主真奇妙,透過不同的方式,召喚了祂的每位協作者。我們聽到祂的召叫嗎?「撒慕爾、撒慕爾!」你回應了「我在這裏!」嗎?
我們作為一個平信徒,又如何回應上主的召叫?服務堂區也是一個積極的回應。適逢今年堂區牧民議會進行選舉,大家除為聖召祈禱外,亦可參加堂區牧民議會的服務,在不同層面為教會服務!只要你有心,天主自有安排。
今天剛收到政府「現金發放計劃」的款項。如果政府的一萬元援助金為你是錦上添花,如果你還在想如何善用這一萬元,如果你花費後還剩下一點,如果...... 那就請你考慮按你個人及家庭狀況,把部份款項捐助教區,協助擴建基督的肢體 - 教會,並讓亡者在清涼幽憩的土地上安息,等待主的再來!這也是回應上主的方法之一。
達尼爾
2020年7月6日